時間: 2023-02-12 瀏覽量:96498
草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國有草場是指國家管理和經營的草場,也指在國有草原上從事草原保護建設、草產品生產和開展放牧等利用的國有企事業單位。國有草場建設規劃要以草原資源為基礎,草原管理功能為支撐,大力開展草原生態修復治理,科學利用草原生產和生態功能,建設集草原資源保護、草原生態修復、合理利用草原等集經營管理于一體的多元化、多領域融合發展的新時期國有草場。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力度不斷加大。國有草場建設是新時期草原生態修復的重要舉措,做好國有草場規劃是建設國有草場的必然要求。
規劃定位要根據國有草場草原資源現狀、分布特點、保護現狀等情況,依照“因地制宜、分類管理、兼顧特色”的宏觀指導策略,以《國土空間規劃》和《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總體布局為基礎,綜合考慮區域發展條件和需求,立足于保護修復草原資源、維護國家生態安全,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理念。要根據國有草場內不同草原類型、不同發展方向,采取針對性經營措施,積極開展智慧草場建設,促進國有草場和農牧區協調發展,走綠色低碳、共同富裕和諧之路。
科學設定發展目標和規劃內容,及早發揮國有草場在生態保護、科學利用方面的功能和效益,將植被蓋度、草群高度、產草量,可食牧草比例等指標設定標準。在保護修復、科學利用、科普教育、智慧管理、生態產業、災害防控、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規劃。加強草原保護修復,豐富生態產品供給,均衡公共服務能力,將國有草場建設性質定為“生態修復示范型”“草畜平衡試驗型”“生態產品供給型”和“草原康養旅游型”,把國有草場打造成集草原生態治理、科學利用、產品供給和康養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綜合性或類型特色鮮明的國有草場,突出典型示范作用。
根據國有草場建設內容,按照“保護優先、適度開發、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將國有草場構建“點、區、園”的布局結構。“點”即國有草場空間的合理布局和試點范圍劃定。“區”即國有草場根據草場自然條件及草原資源狀況,將國有草場分為生態保育區、生態修復區、利用示范區和綜合管理區。“園”即在生態修復區,進行補播改良、已墾草原治理、鼠蟲害防治、補充灌溉等綜合措施,建設草原生態修復示范園。在利用示范區,以鄉土草種基地建設為契機,打造草原種質植物園;以人工飼草基地建設為基礎,打造種、加、儲一體化的現代草產業園;開展退化草地形成與演化機理研究,建立草原監測、科研科普研究園;以草原文化和生態景觀為基礎,打造傳播草原特征鮮明的民族文化園和康養旅游觀光園。在綜合管理區,以現代科技為支撐,建設國有草場智慧管理展示園。形成整體布局合理、保護修復適宜、產業特色凸顯、草原文化鮮明、管理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完備的建設格局。
通過國有草場建設,使草原生態服務功能明顯提升,草原質量顯著提高。區域草畜可持續發展,草原管理現代化持續推進,不斷提高草原的綜合效益和規模經濟效益。延長產業鏈條,推動草原畜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促進畜牧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草原力量。(王林 周信)